日本电影强迫症

  看完《日本昆虫记》和《阿游小姐》,我身中今村昌平和田中绢代之毒,把学校店里有”Imamura Shohei”、”Tanaka Kinuyo”字样的碟都买回来,上网查资料,到豆瓣搜他们的电影,往返三四次斩获数条没标出导演和演员名字的漏网之鱼。想到复旦的碟店品种应该更丰富,过去看了国定路上的“2046”和堕落一条街上的店,庆云书店不知是否因为假期没开门,结果无论是数量还是价格,同济都大获全胜,哈哈,不过这个方面复旦没理由比不过同济啊,难道是我还不够了解复旦学生买碟的老巢?一顿折腾下来连他们的主要作品都没买全。
  找不到,别烦恼,有淘宝。不出一个小时,我就搜刮到十几张碟,不过大部分已经不是厂碟而是刻录碟了。收到碟后发现有一半读不出,拿出以前能读的碟片测试,沮丧地发现笔记本电脑光驱老化,读碟能力骤降。为了能看电影决定买个外置光驱,安慰自己反正刚好缺一个DVD刻录光驱,以后重要资料备份起来也方便。上网查了半天,到电脑城买了最不挑盘的明基DW220P,公司电脑的索尼、三星光驱读不出的碟它照读不误,果然强大。
  CD包不够用,新买两个专门放日本电影。田中绢代的二十几张碟对照打印出来的作品列表按时间顺序放到一个CD包里,今村昌平的电影少一些,和我以前零星买过的几张日本电影放另一个CD包。
  天天加班的日子,每次下班走出写字楼门口,又能回到电影的世界,心里充满喜悦。洗完澡,关上灯,光驱盒的USB线连上电脑,仓门弹出时发出幽蓝的光,静静的,我多久没有这样看电影的热情了。
  田中绢代有两张1930年代的电影是默片,我也从头到尾看完了,上次看默片要追溯到小学时的卓别林,看来真是中毒不浅。横跨日本电影五十年的田中绢代像一个窗口,通过她我认识了许多日本演员:森雅子、高峰秀子、京町子、山田五十玲、香川京子,领略到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成濑巳喜男、木下惠介的导演艺术,他们和黑泽明、今村昌平一样,堪称大师。我很嫉妒日本人,有那么多天才的导演为他们记录下自己的民族,相比之下的中国电影真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又去了一次碟店,买了两张岩井俊二,一张北野武。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成濑巳喜男、黑泽明的片子等这拨结束再专门找来看,其他的大岛渚、清水宏、敕使河源宏、谷崎润一郎、铃木清顺、三池崇史、寺山修司、小林正树也找一两张试试。还买了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和《处女泉》,我已经想好看完日本电影,接下来就是伯格曼,自己看过的电影还是太少,以后要按照导演或演员来,伯格曼之后,要么瞧瞧安东尼奥尼、基耶斯洛夫斯基、吕克·贝松、斯皮尔伯格,或者看看费雯·丽、马龙·白兰度、奥黛丽·赫本、英格丽·褒曼?先随便乱想着就很美好,哈哈。
  向伟大的演员致敬,向大师致敬。

“日本电影强迫症”上的一条回复

你不是要向导演方向发展吧?

哈哈,怎么可能,吃饭和做饭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发表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