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事儿》
室友给我拷这个电影时以“搞笑片”冠之,“还有点小黄”,他补充道。结果完全出乎意料,我找到了一个堪比王家卫的香港导演。彭浩翔真是个鬼才,中学为了看一场阿诺施瓦辛格的电影而跟女朋友分手、大学在《明报》上刊登色情小说的人果然绝非等闲之辈啊。
《破事儿》由七个互不关联的故事组成。第一个故事“不可抗力”,一对中年夫妇分别向他们的心理医生倾述自己糟糕的性生活,满是对另一方的抱怨,又不愿放下自尊相互沟通,沉闷乏味得我差点想关掉播放器。第二个故事“公德心”,只有短短几分钟,陈冠希的戏太到位了,把他自己的真实性格表演得惟妙惟肖。第三个故事“德雅星”, 用这个星球居民的口吻讲述:我们的星球得名来源于遥远的地球上一个叫香港的地方发生的一个爱情故事。第四个故事“大头阿慧”,正儿八经地煽情,我才发现陈百强的歌那么好听。女主角由阿娇出演(电影是在“艳照门”之前上映的,哈哈)。第五个故事“做节”,从开始就让你沉浸在一对恋人的激情、浪漫、温馨、伤感中,直到最后一刻被吓得从椅子上跳起来大叫一声:“原来是恐怖片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陈奕迅的演技非常棒。第六个故事“增值”,彭浩翔对现代人心理的描写超过了王家卫。第七个故事“尊尼亚”,室友专门向我推荐这段,超搞笑,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冷笑话。冯小刚的表演太有喜感了,他做演员比做导演牛逼多了,真的,我一直这么认为。
片尾字幕出现时,我才回过神来,自己就像被如来佛玩弄于股掌间的孙猴子,哎呀,彭浩翔你真是太厉害了!
《二十四城记》
贾樟柯在走下坡路。看了《二十四城记》我突然觉得,商业才是贾导的本质,下层人民对他来说不过是一种艺术形式,除了帮他赚回一个个国际奖项,与内心世界关系不大。
电影里最出彩的是那些真实采访的420厂的老职工,他们把自己一生真实的经历像一个故事一样讲出来,眼角湿润却还呵呵笑着,相比起来陈冲、吕丽萍、陈建斌的表演显得造作不堪,赵涛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更是让我反胃。
我们常用“像电视剧一样”来形容生活中不同寻常的经历,其实说反了,电视剧的那些玩意儿和真实生活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
《南京!南京!》
我不会因为南京大屠杀题材而在评论时有任何顾忌:《南京!南京!》的失败源于平庸的导演撑不起伟大的题材。陆川的才华和他哥们姜文比起来差得太远,可人家毕竟是聪明的,知道选取合适的悲壮美学来补上自己的才能短板,从《可可西里》到《南京!南京!》,屡试不爽。
我不喜欢这样的电影,它只是灾难观光片,有受难和屈辱,可是,没有怜悯,没有尊重。教堂里日军要求交出一百名妇女做慰安妇,镜头对举起的一只只白花花的手臂特写,很感人吗?我只感到导演的粗暴无礼和头脑简单,当然,这就是陆氏菜肴的招牌佐料。把大屠杀事件本身具有的冲击力度和心灵震动剥离,留下的只是杂乱的叙事和力不从心。
日本士兵角川最后自杀,画面是美丽的,结尾舒曼的音乐也恰到好处,陆川的才华,132分钟的电影也就够用10分钟。
《Ice Age: Dawn of the Dinosaurs》(《冰川时代3》)
公司组织集体看电影让我走进阔别已久的电影院,五角场万达影院,一张票70块钱,真是谈钱不伤感情,谈感情很伤钱,现在的小情侣们日常活动的成本很高啊。
直到电影开始,我才意识到两个很明显的事实,一是外国片一定是中文配音的,二是你还可以享受到周围随时出现的实时评论配音,这让看外国片都听原音和看电影不喜欢讨论剧情的我一下有点不适应。
后来我发现这个电影的中文配音翻译得很好,就乐在其中了。《冰川时代3》是动画片,场子里坐了许多小朋友,爸爸妈妈给小朋友们讲解剧情的声音听起来和电影的氛围很是融洽,唯一难受的是坐我正后方的一对小情侣不时发出“这是为什么呢”的天问,让人崩溃。
电影很好看。坐在电影院里比一个人看电影温暖许多。
《にっぽん昆虫記》(《日本昆虫记》)
我真的愈发喜欢在碟店里一堆陌生的电影里挑出两张买回去看了,冒险总会让收获的快感翻倍。
看完这部电影,我直接被震撼了。我找出扔在一边的DVD封套,默念一遍“今村昌平”记住导演的日文原名,默念三遍”Imamura Shohei”记住他的英文名。第二天,我跑到学校教育超市二楼的店里,再买两张今村昌平的电影,再看,哎呀,再被震撼。
《お遊さま》(《阿游小姐》)
影片结束关上电脑,心里堵得不行,找了两集搞笑美剧出来看,笑完赶紧睡去。第二天早上起床,他妈的,还是难受。哎呀,人老了,看这么伤感的电影已经不大抗得住了。
《阿游小姐》主演田中绢代,导演沟口健二。
关于《日本昆虫记》和《阿游小姐》,关于今村昌平和田中绢代,不知从何说起,心中五味杂陈。且待我把他们的电影都找来看看,发发情,用用力,不知挤出来的会是奶,还是泪。
“观影记(十一)”上的6条回复
终于把阿游小姐看了,可我觉得田中绢代没把女主的气质演出来
破事儿里 我最喜欢 医生的做节 和 阿娇的大头阿慧
《破事儿》还是让我觉得浪费时间,没怎么看就被我删了。不过看了你的评论总有想重新挖掘的冲动。
外国片不一定是中文配音的,我到电影院看过英文原音的《Transformer II》,票价比中文配音贵50。
能敲出日文,很牛叉啊
南京人不会喜欢南京南京;
不常年住在南京的人又未必能懂这部电影。
我去看电影都看半价票的,彭浩翔的《AV》不错啊,哈哈
我当时去看喜洋洋的时候~(别问我为什么去看这个~)全场的小朋友都在五音不全的唱“喜羊羊~美羊羊~~……”当时就想抱头逃走了……
电影院气场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