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映画志(序)

  我的移动硬盘里有个“日本电影”文件夹,大小超过100G。一次,某个同事瞥见,两眼放光:“哎哟,有片啊!我拷一份啊?”“喜欢你就拿去拷嘛。”第二天,他失望地把移动硬盘还给我:“你这还真的是日本电影啊?!”
  不知不觉,我居然看了那么多日本电影,有必要从“观影记”中,辟出一个专题——“东瀛映画志”。
  谈论日本电影前,恐怕要先多说两句,谈论一下这个用卫生巾做国旗的国家:日本。
  “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邻国,本来就是天然的死敌。“中日友好”是现阶段双方博弈后的最优选择,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日本会是我们最忠实的对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日本是世界上研究中国的第一大国,日本人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关注中国的一举一动,政府和民间机构每年都会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展开对华专题研究。而中国人呢?我们对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近邻,了解多少?我们只知道那个鸟岛国上人人都是变态,知道他们是杀父仇人,哦,对了,还知道他们怎么叫床。我们能轻而易举地说出十个日本AV女优的名字,却不一定说得出十个日本地名。
  作为战争的受害者,我们只信奉暴力和仇恨,“杀光小日本”“操死日本女人”“炸沉日本岛”之声不绝于耳,一个泱泱大国,却无泱泱之心。更可怕的,是把这种暴力宣泄在自己同胞身上,“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征服不是武力讨伐和侵略,而是你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征得了别人的信服、佩服、叹服。美国征服了世界,他们有最强大的软硬实力,所有人都往那跑,所有人都说它好;日本征服了世界,他们有畅销全球的电子产品,他们成了东方文化的代言人;韩国征服了世界,他们有最发达的娱乐、游戏产业,大家都用三星手机,都跳骑马舞。
  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落后,更可怕的是知道自己落后还不努力。或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对外卑躬屈膝、对内色厉内荏的政府,但我们可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更勤勉地做事,更认真地做人,改变来自每一个人每一天一点一滴的努力,行胜于言。民族自豪感不是从“五千年文明古国”里来,不是从唐代的月亮和腐朽的尸体里来,民族自豪感来自于我们写出了更好的作品、造出了更好的产品,来自于我们可以大声说出意见,来自于农村问题的切实解决、百姓收入的根本提高,来自于每个人的笑脸。
  在看了上百部1920-1980年代的日本电影后,我极不情愿,却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日本电影,亚洲第一。日本电影征服了我,正如韩国的星际、德奥的音乐、美国的科技征服了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日本电影产业在战后国家经济起飞时期极大发展,伟大的导演、演员辈出,思潮远播欧洲,获得广泛的承认和赞誉,创造了一个亚洲其它国家难以企及的高峰。
  日本电影里美丽的画面、动人的故事、深刻的人性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从骨子里热爱东方电影,热爱东方人的镜头和视角里特有的细腻和美感,那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像呼吸一样自然亲切。看日本电影,最感慨的是:很多好东西,是我们中国以前教会日本的,但现在只能在日本电影里看到,在中国电影里看不到。我们比别人落后,应该虚心学习,师夷长技,自强自立。道路还很长,大家一起加油,由衷地希望将来我们台湾、大陆、香港能拍出更多好电影,超过日本。
  一些日本老电影,豆瓣上“看过的人”只有几十上百,有的甚至不超过十个人,时间真的使旧物蒙尘了。我想把喜欢的日本老电影介绍给大家,个别推荐的,会提供下载,同时聊聊自己喜欢的导演、演员,分享一些配乐、片段。互联网和Google搜索不出那些古旧美好的事物,如果可以,多看看以前的老电影吧,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在不那么久远的过去,电影里山不崩地不裂,没有特效,没有高科技。人们没有手机,车和船很慢,事情都不大急,有大把的时光,用来说话、拥抱、相爱和哭泣。
  我用10分制评分电影,6分是及格,8分是推荐,9分是特别推荐,10分是最爱的电影。当然,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很可能我的10分电影你看了之后觉得6分都不到。我喜欢周星驰;喜欢“打”的电影,李连杰成龙史泰龙阿诺施瓦辛格这种,《生死时速》《终结者2》《蝙蝠侠2》这种;喜欢“傻”的电影,《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这种。不喜欢心理电影,如《搏击俱乐部》《黑天鹅》;不喜欢中国人拍给外国人看的电影,如《人山人海》《二十四城记》;不喜欢一些我也不知道为啥会不喜欢的电影,如《桃姐》《在云端》《艺术家》《真爱至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觉得陈凯歌的《搜索》比《霸王别姬》好,喜欢张艺谋多过贾樟柯。对院线电影的个人评分时常跟豆瓣评分有较大出入,并坚持认为,那些正在上映的电影里,外国动画片一定是最好看的。一言蔽之,小镇青年和中老年妇女们爱看什么,我就爱看什么——我的品位,那是相当地土和不靠谱,哈哈。

“东瀛映画志(序)”上的9条回复

小的班门弄斧。还请博主冷笑三声无视之
总之,还请以后常写影评,别理我

斗胆和您讨论一下
1.《真爱至上》的编剧导演理查德柯蒂斯是个才子。最大的优点是好玩,活得比较顺风顺水,不必操心他娶不到老婆付不起房租变得好玩不起来的那种才子。有点儿像钱钟书——不贴切。对才子,就做才子的要求就好。
我很喜欢《真》以及理查德参与的绝大部分作品,看着好玩嘛。
当然,您似乎更在乎诚意,而非智力;又或者,您追求的是高级的智力,不是博普通观众一笑的赵本山小品的那种机智

2.《霸王别姬》,神作
《搜索》。。。(挖鼻孔)如果是我拍的,OK。拍过《霸王》的陈导拍的,还想得表扬?

3.贾樟柯有想法,听他说电影,比看他的电影,过瘾。
张艺谋有画面,看他的电影画面,不追求其他,还成。

我就感觉日本的电影好很难懂。因为我有点笨,看得不是很明白。

美国老电影看的比较多,日本老动漫看的比较多,喜欢的不计其数,日本老电影只看过《罗生门》,当时震撼了我一把。《搜索》很好,哈哈

哈哈哈 又等到楼主更新了 同是电影迷的求等

能有这么一个系列可太好了!从哪些开始呢?

《罗生门》也属于心理电影吧:-)

《罗生门》属于“剧情”、“悬疑”类电影。
事实上,我个人不接受“心理”电影这个分类,因为大多数“剧情”电影都可以说成是“心理”电影,IMDB也没有这个分类。第一次看到“心理电影”的说法是在某篇《盗梦空间》的影评里,觉得好傻^_^

发表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