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君:《柳如是集》——艳过六朝,情深班蔡

  四元一本的《柳如是集》,一百多页的小书,买回两年竟然从未翻动。我从箱子里整理出它来,在学校课堂枯燥的课间,在南宁沉静的酒店房间,在凉风习习的家里,读上几页。把读书的心思找回来,高兴。
  一个有人格魅力的女人,身上一定具有某些男人的气质,当然绝不是令人生厌的粗鲁、傲慢、好斗和无礼,是大度、潇洒、果敢和率真,揉合女性的善良脆弱,可爱可敬。柳隐,这个给自己取名自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女子,其文章其风骨,自清照后无出其右者。
  陈寅恪先生巨著《柳如是别传》只是听说过,对柳如是生平的了解也只限于书中附录的《河东君小传》和一些介绍文章的浮光掠影,窥豹一斑却足可见其林下之风。柳如是自称“河东君”,幼年因家贫沦落风尘,才冠秦淮名妓之首。后嫁与大自己二十岁的名儒钱歉益,钱亡后因遭钱家排斥纠缠抑郁而终。
  柳如是着男服交名士,神情洒落。她为相好陈子龙作《男洛神赋》,明亡时劝钱歉益投水殉节,钱“谢不能”,柳如是自己纵身入水。对此清朝袁枚有语:“伪名儒,不如真名妓。”李清照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临阵脱逃的丈夫深表失望,情形何其相似。柳如是若非襟怀广阔、生性不羁,写不出下面的诗句:

走猎邺城下,射虎当秋风。(《青青陵上柏》)
  

我徒壮气满天下,广陵白发心恻恻。(《剑术行》)
  

当年颇是英雄才,至今猛气犹如斯。我闻起舞更叹息,江湖之色皆奔驰。(《赠友人》)
  

愁莫愁兮众不知,悲何为兮悲壮士。(《别赋》)
  

应知同甫悲歌意,剪烛忧时过夜阑。(《赠刘晋卿》)
  

读罢《离骚》酒一壶,残灯照影夜犹孤。看来如梦复如幻,未审此身得似无。(《题顾横波夫人墨兰图册·其三》)
  

谁家乐府唱《无愁》,望断浮云西北楼。汉珮敢同神女赠,越歌聊感鄂君舟。春前柳欲窥青眼,雪里山应想白头。莫为卢家怨银汉,年年河水向东流。(《冬日泛舟》)

  
  心可傲骋,亦可情深如是:

如何长作一心人,白头至死不相绝。(《懊侬词》)
  

苍茫倚笑有危楼,独我相思楼上头。(《五日雨中》)
  

我爱羁怀如大阮,临风容易得相思。(《怀人》)
  

年年红泪染青溪,春水东风折柳齐。明月乍移新叶冷,啼痕只在子规西。(《西泠》)
  

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怀人·梦江南二十首》)
  

叶叶浓愁寸寸阴,碧云天末澹疏吟。年时忆听同峰雨,人与芭蕉一样心。(《题山水人物图册·其七》)

  
  河东君善诗赋,词写得少: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金明池·咏寒柳》)

  
  《柳如是集》中收录了《戊寅草》、《湖上草》、《东山酬和集》,还有《柳如是尺牍》,诗作感其才华,尺牍见其真性情。尺牍前的小引有如此评价:“琅琅数千言,艳过六朝,情深班蔡,人多奇之。”我以为再切合不过了。这些柳如是自称为“弟”的书简,情义深厚清澈,可叹几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还有那么多人喜欢问“男女间有纯洁的友谊吗”这种傻得不能再傻的问题。

鹃声雨梦,遂若与先生为隔世游矣。至归途黯瑟,惟有轻浪萍花与断魂杨柳耳。回想先生种种深情,应如铜台高揭。汉水西流,岂止桃花千尺也。但离别微茫,非若麻姑方平,则为刘阮重来耳。秋间之约,尚怀渺渺,所望于先生维持之矣。便羽即当续及。昔人相思字,每付之断鸿声里。弟于先生亦正如是,书次惘然。(《柳如是尺牍·七》)
  

弟昨冒雨出山,早复冒雨下舟。昔人所谓“欲将双屐,以了残缘”,正弟之喻耳。明早当泊舟一日,俟车骑一过,即回烟棹矣。望之。(《柳如是尺牍·廿六》)
  

泣蕙草之飘零,怜佳人之埋暮,自非绵丽之笔,恐不能与于此。然以云友之才,先生之侠,使我辈即极无文,亦不可不作。容俟一荒山烟雨之中,直当以痛哭成之可耳。(《柳如是尺牍·三》)

  
  全书最打动我的一句:“容俟一荒山烟雨之中,直当以痛哭成之可耳。”孤傲、狂放如导火索,点燃我的胸腔,爆炸成九天风雷,拍响桌子:大丈夫,生当如此!

“河东君:《柳如是集》——艳过六朝,情深班蔡”上的一条回复

发表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