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马贡多,这块充满了神奇的土地:红蚂蚁在月光下哄闹,持续四年十一个月零二天的暴雨,雨后充满飞蚁的空气,屋子内四处飘荡的幽灵,疯狂繁殖的动物,热衷于发明、战争、炼金术、打仗而又像种马般情欲旺盛的男人,勤勤勉勉理智清醒热情好客的女人,还有坐着飞毯来的吉普赛人、开书店的加泰罗尼亚学者、会在日落时分唱起黄昏赞美诗的安的列斯群岛来的黑人、开汽车的美国佬、法国妓女、政府军队,这里历经推倒与重建,自由党和保守党在此交火,发生过事后被抹得毫无痕迹有整整一趟列车受害者的大屠杀。在这块土地上总是有相同名字的布恩地亚家族和他们的孤独驻守百年。
看完《百年孤独》,我被作者金子般的语言和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打动了,我不断想,加西亚·马尔克斯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一个人?毫无疑问的是,作者是个天才,书中的文字闪现出久经锤打后坚实的质地,无论怎样的命运发生在人物身上,作者的叙述都那么镇定,深深的感情被久远的时间的孤独感压抑,入微的环境描写不动声色却震动内心,马贡多的每样事物都有长长的故事要讲。作者对孤独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不,那不是孤独,那种感觉是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的感情,对爱的渴望,是带着感情的行为,充满时间的沧桑感。
我被小说紧紧拽住,早就记不起魔幻现实主义之类的名堂。在我看来,这部小说不应该被归类,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对于《百年孤独》来说渺小了点。另外我并不觉得书中的描写有多“魔幻”,那些大人们连听故事的心境都没有,真可怜。
书中附录里有一篇评论文章,我真后悔看了这篇假大空的评论。还好,附录还有一篇马尔克斯的访谈,这篇倒是很有意思,作者说自己创作的初衷是“为我童年时代所经历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我很喜欢。
我读的这个版本译者是:黄锦炎、沈国正、陈泉。不得不夸奖译者的译笔,非常流畅传神。感谢你们,多亏你们我才能欣赏到如此壮丽的美景。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上的3条回复
我极爱这本书,加西亚真是个天才,天才。“作者对孤独的描写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不,那不是孤独,那种感觉是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的感情,对爱的渴望,是带着感情的行为,充满时间的沧桑感。”这段写得真好,我看完以后一直就有这种感受,只是不知怎么表达,孤独这个词太单薄,不足以表达那种隐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渴望。
高一的时候看的此书,你就能想象当时给我的震撼有多大!如此天才的一个作家,如此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可惜现在提到它就如同给自己贴上装13的标签,被一小撮人彻底毁了它的声誉。一直想找机会再次拜读的。
really good!《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