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武来上海啦,在以后两年的岁月里,他就要在上海这片热土上扎根啦,哈哈!
今天我们一起去吃湘菜,好吃!
谢谢阿武从北京带来的那么多糕点,你真是贤良淑慧的男子啊!
希望纯洁得像洁白的日光灯一样的阿武感情生活不再空白,嗯!
月度归档: 2007年7月
《纵横四海》
安同学和我说他看过好多遍,小时候凤凰台老是播。我也看过,只是根本就不记得了。
最有意思的是周润发带有客家话口音的粤语,让人觉得亲切。张国荣多么年轻,多么风流潇洒。天才的标签张国荣都有:英俊、同性恋、早夭,嗯,把他和梁朝伟一起列为我喜欢的影星。还有一个看点,那幅古堡中名画上的女子真漂亮,呵呵。
《The God Must Be Crazy》(《上帝也疯狂》)
《上帝也疯狂》有Ⅰ、Ⅱ两部,都看了。最早看这部电影是在初中的操场上,露天放映,也是我印象中在学校放映的电影唯一一部越看人越多的——操场上频频暴出的笑声把所有人都吸引过来。
非洲沙漠的场景让搞笑有了非常不同的元素,演员是原汁原味的土著人——淳朴的布西族人,他们脸上的表情真的特别憨厚,特别是误上卡车的两个小孩子,尤其可爱。
《红高粱》
果然是老谋子的开山之作,奠定了他电影的许多基调,色彩、音乐、摄影,都是张艺谋式的。
张艺谋的成名作,也是张巩恋情的开始。
《Johnny English》(《憨豆特工》)
以前没看过憨豆。在看的过程中是笑了,可看完后一回想,真没意思,搞笑就凭样子,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以后不看憨豆了。
《Dogora》(《多格拉之歌》)
这是一部特别的记录片。没有台词没有对白旁白,只是画面和音乐。
第一次看的时候刚开始几分钟就把播放器关了,因为其时我在一个教室里,心绪不佳。我觉得这部像交响诗一样美的影片不能在教室里看,不能和别人一起看,必须一个人静静地在黑暗中,仿佛是上帝,俯瞰自己的子民。
导演记录了柬埔寨,没有扰人的说话声,配上交响诗《多古拉之歌》,你看到的不正是天堂吗?劳动、行走、睡眠、张望,你看到的不止是柬埔寨,是人类自身。
在电影的任何一秒暂停,你截取到的总会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是的,任何一秒,夕阳下结满稻穗的田野、泛着日光的水面、尘土高扬的道路和行走其中人们模糊的面容、黄昏的街市中的大人孩子、肮脏的垃圾焚烧场、洁净的小溪清流,以及人类复杂的表情、堆在脸部一隅的愁苦、伸出手握住空气的样子,不需要语言,就能打动我。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十多分钟左右,一个白衣蓝布裙的女孩走在周围茫茫的水渚中,云彩呈现,天高水低,她走进水里,走出水里,再走进水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不正是我梦想中的惊艳画面吗?我被这美丽震慑。
感谢自己的直觉和眼光,在一大堆碟片中仅凭封面就买下了这张。另外,《多格拉之歌》的电影原声也很好听。
期末有段十几天的时间里,只做两件事情:赶图和看电影。在身体疲劳的赶图间隙看世界电影十大禁片真是不可多得的刺激。没想到这些所谓过于暴力、色情、变态的电影,有些居然给了我惊喜。(注:以下排列分先后)
《梦之安魂曲》(《Requiem for a Dream》)
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名字,在看之前,刚关掉了千千静听里莫扎特的安魂曲。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做演技,请看影片里Ellen Burstyn扮演的单身母亲;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做蒙太奇,请看影片的最后20分钟;如果你想知道听安魂曲是什么感觉,请听影片里反复出现的同一段音乐。
当Harry在离开家的计程车上哭泣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也想像他那样哭出来。
我想不出来,为什么这部电影会是禁片,真侮辱了这部题材阴暗令人心碎的电影。
《Irreversible》(《不可撤销》)
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一起暴力强奸案的始末。在最开始的半个多小时,摇晃的镜头令人眩晕,两个像疯狗一样的男人,穿梭于各个场景恶心的同性恋俱乐部,用灭火器22下砸暴一个人的脑袋。很庆幸,我挺过去了。看到最后,当影片的颜色温暖到让我想起春天的花朵时,在蔚蓝的天空、草地和孩子的笑声中,一切戛然而止。时间改变一切。
倒叙的手法让我经历了从地狱到天堂,再跌落的过程,居然有了些许宿命的意味。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一切滑落都无可撤销,时间毁灭一切。在电影第一分钟和最后一分钟,心情的反差让我佩服导演加斯帕诺,也明白了为什么在戛纳放映的时候,有一半观众因受不了中途退场,剩下的另一半不但坚持到了最后,而且影片结束后全体起立鼓掌五分钟。
《Audition》(《切肤之爱》)
三池崇史就是想刺痛我们。
若不是和寝室里的另一个哥们一起看,我都不知道到最后会被惊悚成什么样了,日本人营造气氛的能力就是强啊。
这不是恐怖电影,却让人压抑,一个人的内心可以有多阴暗?麻木时,只有疼痛能叫醒你吗?梦里都是岔路口,醒来不知是悲还是喜。
《Ai no corrida》(《感官世界》)
不记得和谁一起逛书店时,他指着书架上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对我说:这是一本黄书。我想如果他看完同样是讲阿部定故事的《感官世界》,肯定也会对我说:这是一部黄片。
是的,你可以根据写实的性爱场景认定这是一部黄片,但是如果你看到的不止这些……在肉体的欢愉中,那种难以言说的无法占有的绝望,让人心里总有挥之不去的黯然,我觉得就是这点,使它与色情完全区分开来。导演大岛渚拍出了阿定的内心世界。
《In the Cut》(《裸体切割》)
开头美丽的童谣和漫天飞舞的花雨把我迷住了,给我艺术片的错觉,没想到情节那么血腥。
悬念片。连环谋杀案,凶犯残忍狡猾,把人杀害后分尸。导演一直在让我们相信错误的人是凶手,至少我到后来才猜出凶手,还算有点意思。
《Salo》(《索多玛120天》)
是的,我看完了!我没闭眼睛!我成仁了!
如果你不想对人类这一物种失望,请不要观看此片。
《Baise-moi》(《操我》)
如果你是一个女权主义者,那两个被侮辱后被逼入绝境变得疯狂的女人举枪射杀男人的行为一定让你心里暗爽。但在我看来,这电影真无聊。
《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杀人不分左右》)
情节还算可以交代,其它的就太差了,烂电影。
《I spit on your grave》(《我唾弃你的坟墓》)
讲的是一个女人在被四个男人强暴后,用不同的方法把这四个男人残忍地杀死复仇。这电影更烂。
《Chaied Fury:Lesbian Slave Desires》(《女体调教人》)
不知所云。整片都是Lesbian,都不知道导演拍这种电影有什么意义。
《Caligola》(《罗马帝国艳情史》)
有人说导演Tinto Brass表达了什么什么。荒淫的群交表达了什么?真恶心,我真的看不出什么来,看这种电影等于浪费生命。
同样是禁片,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前一半是杰作,后一半是垃圾。唉,当人们以猎奇的心态把这些电影找来看时,我为一半的影片感到可惜,为另一半的影片感到可笑。
再看后来这些正常的电影,让我猛然感觉到看完禁片后的一个好处:看温暖的电影感觉更加温暖,看恐怖的电影感觉没啥恐怖。无意中印证了“轻重相权”的道理。
我们可以容忍电影中的恶,但现实中,绝不可以。
炎热,如果你不去想它,不是什么大问题。只不过要不停地喝水,不停地出汗。
寝室的温度保持在36度,36计走为上,楼道里的人走得差不多了。可我不走,上大学第一个不回家的假期,不知是温度还是自己让自己燥热。通宵,有时是赶图,有时是自己折磨自己,总之不是什么好事。两天前通宵打星际,到第二天的八点,累得倒下睡到下午两点,是否已经有了自虐的嫌疑?
重装电脑玩大了,差点就要去售后维修,幸亏有无敌的5块钱地摊盗版XP系统盘。重装之前整理硬盘惊奇地发现有那么多可以删掉的东西,我真是一个恋旧的人。
根据看月亮出现重影这一事实,我推断我近视了,一天到晚对着电脑乱搞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不知道阿武什么时候会来上海。小妹妹送了我一个礼物,小马儿,很惊喜。马儿,让我想起时间,时光,还有前程。
今天得到通知8月20号开始社会综合实践,晒为期一个月上海的太阳。现在已经在实习的同志们啊,虽然你们开始变黑了,但是你们是先苦后甜啊。算下来,只剩二十几天的时间给我折腾了。光明的牛奶和光明的生活啊,赐予我力量吧。
设计周快题题目是“同济新村居住组团设计”。基地选取了离学校最近我们最熟悉的同济新村,而且基地嵌合在周围的组团中,这种题目还是第一次做。 两天,周一布置周三交。
周一早上去基地转悠,脑袋空白。回来后,想不出一个合理的切入点去做。最后还是从分析庭院的围合与环境中的要素找到了一点思路,但时间剩下不多,表达得不够清楚。要点:1.延续同济新村的基本肌理,采用行列式布局。2.采取新建建筑与原有建筑结合的方式,新老建筑用一样的住宅间距,但因新建筑的进深较老建筑大,所以可以营造比现有院落更富趣味的空间。3.新老建筑高差带来天际线变化。4 四横排的住宅与活动场地组合形成细胞单体,再空间拓朴形成整个组团,形成自然的人车分流和景观干道。5.入口采用原有的方式,后退布置,公建位置与原先相同。
周五早上集中讲评。听了之后发觉自己的很多缺点,很多方面都没考虑周全,例如容积率做那么低合适吗,公建配置偏低了吗,与基地周边组团景观的延续,太注重“同济新村式”院落的继承了。听其他同学和老师讲了之后,体会:审题很重要;任何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基础,不能乱来;区位的表达与考虑;交通带来的影响。
在C楼510吹了三个小时的空调后,这个学期结束了,我的大三结束了。第一次有了一个概念去做设计,不再是应付了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应该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蹉跎岁月并非全然无益,成长是一个如此冗长的过程。但愿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一定要好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