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博客,博客为何

  不知不觉,掐指一算,博客已十四个年头。十四年不算短,人情变故,容颜奔驰,有人早生贵子,有人早生疮痔,而我还在写博客,我竟然还在写博客。

  这实在没什么值得骄傲。写博客的人,要么缺钱,要么缺爱,要么既缺钱又缺爱,都是些死缠烂打的——精神病。

  自从得了精神病,感觉精神好多了。作为一个十四年工龄的资深患者,突然想跟诸位病友聊聊我所理解的“博客”。

  

1. 什么是博客

  

  何为博客?要点有三。

  

  • 独立

  “独立”是指博主拥有完全的权力。包括:

  独立域名:拥有注册在自己名下的顶级域名,可自主解析、迁移。

  独立空间:拥有单独的博客存储网络空间(虚拟主机、云主机、VPS、服务器等)。

  独立权限:拥有博客的最高权限,可以摩改代码、管理文件、操作数据库、任意编辑博客,无多作者,无合作者,无合用者,可以独自全权决定博客的任何事项。

  

  • 存续

  “存续”是指博客长期存在的可能。包括:

  主观意愿:博主希望并愿意博客长期存在和对外公开。

  客观能力:博主有能力支付博客长期运行所需的费用。

  

  • 非营利

  “非营利”是指博主没有营利的企图。不打算通过博客赚钱,也不指望博客能赚到钱,让商业的归商业,让个人的归个人。

  

  具备独立、存续、非营利三大要素的个人网站,即为博客。这是一个明确而精准的定义,甚至能把某些所谓“博客”排除在外。例如,新浪博客、博客大巴之类“博客”托管服务不独立,不能称为“博客”,顶多算大号的QQ空间;月光博客、卢松松博客之类的“博客”虽然独立、存续,但有着商业化的组织和营利模式,本质上是媒体,“博客”只是其媒体分发的一种形态。

  

2. 博客为什么

  

  博客的定义非常重要,它是解答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想明白什么是博客,就能想明白博客的一切,知道何为博客,便知道博客为何。

  博客为了什么?市面上的答案林林总总,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为了学习:训练写作、梳理认知、保持输入、坚持输出
 为了记录:记录生活、记录思考、记录经验、记录历史
 为了社交:分享感悟、表达观点、结交朋友、融入圈子
 为了成长:培养习惯、认识自己、锻炼能力、打造品牌

  很遗憾,以上所有答案都是错的。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显然,绝大多数人理解的博客并不是“独立、存续”,而是“独立、更新”,他们认为,博客停止更新就意味着“死亡”,不配再称为“博客”,即便它仍然存续可以访问。显然,绝大多数人都错了,错得理直气壮,错得浑然不觉。

  “更新”一定“存续”,“存续”不一定“更新”。更新是“写博客”,存续是“博客”。

  写博客动词,生产内容并更新博客的行为。

  博客动词,拥有博客并保持存续的行为。

  注:“博客”在中文里一般只作名词使用,做动词仅为本文论述更为方便、准确,可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词性,例如“何为博客,博客为何”中,第一个“博客”是名词,第二个“博客”是动词。

  “写博客”和“博客”只差一个字,却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件事情,完完全全不同的两种理解,完完全全不同的两条道路,通向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主说:“你们要博客。因为引到灭亡的是写博客,那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的是博客,那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很多曾经鼓吹“写博客”的博主,现在博客都不更新了,既然“写博客”那么好,为啥他们的博客都“死”光了呢?

  基于“写博客”无法构建出一套完整自洽的博客价值观体系。所有劝人“写博客”的文章,都在避重就轻,拙劣到需要偷换两层概念才能完成论述。

  第一层偷换,把“写东西”等同于“写博客”。学习、社交、记录、成长,这些所谓的“写博客”的好处,其实是“写东西”的好处。博客只是写东西的载体,关键是“写”而不是“博客”。载体没有高下之分,只要你愿意写、坚持写,在博客上写,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写,在云笔记上写,在自己电脑里写,都一样能帮助你进步。

  第二层偷换,把“写博客”等同于“博客”。互联网上找不到“为什么要博客”的答案,找到的全是“为什么要写博客”,这里面的潜台词是:搭建博客肯定是为了写博客嘛,如果不写博客,何必大费周章折腾博客呢?看起来非常符合逻辑、符合常理对不对?抱歉,“博客”和“写博客”之间没有必然关系。不讲“博客”只谈“写博客”的,都是伪经。

  真正正确的逻辑是:因为只有博客可以不写,所以你需要一个博客。

  

  博客不必更新。

  

  是的,“博客不必更新”,任何一个误入歧途的博主,都应该把这六个字加粗、放大、标红,打印出来贴在脑门上,日日诵读。

  对于任何一个误入歧途的博主,这六个字至少值一万块钱,我免费写出来,一点微小的心意,送给大家。

  

  博客为了什么?为了可以不写博客。

  

  真经在此奉上,有缘自行参悟。

  如果您觉得这个说法不对,最好再回家想想自己错在哪里;如果您回家想了还是觉得不对,那我只好祝您写博客快乐咯。

  

3. 博客是什么

  

  当我们谈论博客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们在谈论——产权。

  博客是一种互联网产权形态,我们通过风险(存续)、收益(非营利)、流动性(独立)定义了这种资产。博客是一种低风险、无收益、无流动性的互联网资产。同样,我们可以用风险(关停、封号、禁言、限流……)、收益(平台效益、转化效率、收入水平……)、流动性(IP是否排他、账号是否易售……)来评估其它类型的互联网资产,如:微博是高风险、中高收益、高流动性;微信公众号是高风险、高收益、中高流动性;知乎是中风险、低收益、低流动性;抖音是中风险、中收益、中低流动性,等等。

  博客这种看似劣质(无收益、无流动性)的互联网资产,有一个无可取代的天大的优点:博客是目前唯一个人可以彻底买断产权的互联网资产。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博客是十八线偏远小镇的一块宅基地,你通过支付域名、空间费用的形式把它买断,通过博客程序、自编网页等方式在宅基地上建起房子,写博客更新则是装修美化房子。而阿里、腾讯、头条是垄断的巨头开发商,一手建起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国际知名大都市(类似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集聚了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居民,里面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而且大多免费,你只需留个电话号码,就能分到一个单间,精装交付、拎包入住,你可以整理思想、存放收藏,你可以聚众聊天、表演拍片,你可以投机倒把、零售批发……只是这样的单间概不出售,所有土地、建筑、设备的产权都是开发商的,一旦市容城管逮到你,或者邻居路人举报你做了什么错事,轻则闭门谢客,重则就地强拆。当然也不是说宅基地就没有风险,只不过没人关心十八线小镇上的事,也没权管你的宅基地。如果你在乡下的房子里为非作歹,那就不是开发商能奈何的,得政府出面处理,而且政府也不能拆你的房子,因为产权在你手里,政府只能把通往小镇的公路封掉,让你的房子与世隔绝,看不见到不了。

  宅基虽好,破地一块,不值钱,没人买,开了门连麻雀都不爱来;都市虽妙,烂命一条,太难混,没尊严,挨了揍连痛哭都无人晓。

  两厢各有利弊,该如何选择?

  小孩子才做选择,我们成年人都要。免费的先来一遍,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抖音……注册一下,又不会怀孕;有闲钱的买个域名空间,搭个博客放着,作为固定资产投资,也算有个老家老宅。

  北上广深的单间是赚钱用的,你要满地打滚挖空心思地服务好客户,为他们创造价值,为自己赚取价钱。乡下的宅基地是休闲养老用的,你怎么舒服怎么来,“博客是为了可以不写博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城里累死累活,回到乡下,躺平什么都不干就是最大的享受,博客就是你四仰八叉的自留地。

  产权才是博客的根本,博客最大的意义在于长期持有,其它一切都是不重要的细枝末节。

  

4. 怎么样博客

  

  “什么是博客”给出博客的定义,“博客是什么”揭示博客的本质,“怎么样博客”探讨博客的方法。藉由本质的基石和定义的框架,再加上方法的砖瓦,我们可以搭建起整个博客世界的大厦,严丝合缝、永不倒塌。

  从博客的定义和本质,可以推导出“怎么样博客”的方法原则。

  

  “最小投入”原则:控制成本,尽量减少时间、金钱、精力的投入,把博客的优先级降到最低。

  “博主优先”原则:博主(产权人)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以博主为中心,一切从博主的角度考虑。

  “效率至上”原则:博客做不好的事情用其它更好的方式做,讲常识、讲效率,不在不重要的地方浪费时间精力。

  

  “怎么样博客”属于战术实操,只要把握住博客的战略方向,大可以根据原则自由发挥。在正确的价值观和务实的方法论指导下,博客起来犹如砍瓜切菜,轻松愉快。

  

  • 怎么选择博客程序、博客主题?

  选最多人用的博客程序——WordPress;选最多人用的主题,一般是默认主题或官方主题。这些都不重要,别在上面浪费时间。

  

  • 独立IP、SEO、CDN加速等方面的优化有无必要?

  所有优化访客体验的投入都放在最后考虑。与其自己花钱,不如让访客忍着。

  

  • 如何坚持博客?

  有钱就行。为你的域名和空间一次性续费十年,只需十分钟,博客十年的壮举便完成了。

  

  • 为什么不通过博客营利?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博客是一种非常非常低效的个人商业工具,缺乏商业化的生态、场景和机制。因为这种先天不足,即便在十几年前博客最鼎盛、流量最集中的年代,大多数人都无法通过博客赚到钱,更不用说现如今移动互联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平台赚钱效率比博客高百倍千倍,还有谁会傻到在博客上卖T恤呢?正常的博主早已不指望博客营利,剩下企图通过博客营利的“博主”,一定会遭到现实的无情打击——连博客很难营利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想不明白的人,怎么可能通过博客营利呢?

  所以“非营利”在博客的定义中不可或缺,它不但是阐述博客产权中“收益”属性的需要,还是在“独立、存续”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界定博客边界的需要,唯有如此,才能最精确地把博客与其它互联网产品形态区分开来——利用“博客”这种形式的载体营利的,可能是内容采集站点,可能是电子商务网站,可能是个人传媒门户,可能是流量分发渠道,但一定不是博客。

  

  • 博客可以有收入吗?

  当然可以有,例如商业转载稿费,这是博客过程中自然产生的,跟“非营利”不矛盾。

  我自己的做法比较极端,坚持不从博客上赚一分钱,所有的稿费都捐出去,后来索性放开博客版权,商业机构可以随意使用,不用付费,不用经过本人同意。

  

  • 博客的形式有什么要求?

  博客没有形式上的要求。博客可以是个人日志,可以是个人相册,可以是个人说明,可以是个人黄页,也可以什么都不是,就单纯的一张空白主页,上书“这是老子的博客”几个大字。

  

  • 博客的内容有什么要求?

  博客没有内容上的要求。博客可以发文章,可以发图片,可以发笔记,可以发转载。博客不要求写得好,不要求对别人有用,博客甚至不要求原创——因为博客是完全产权,理论上博主可以发布任何内容,包括采集、抄袭、洗稿而来的内容。

  如果一个“博客”是为了赚钱引流而去抄袭,那按照博客的定义,它不是博客。再说既然是抄袭赚钱,为什么要选“博客”这么低效的载体呢?所以抄袭者只会活跃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高效率平台上,他们坏,但不傻。

  如果一个博客不为赚钱而纯粹抄袭,那博主就是一个纯粹的傻逼,承担了长期的道德法律风险,却得不到任何短期实质性的收益。没人喜欢做傻逼,所以绝大多数博主仍会原创,这是在“非营利”的前提下最优的选择。

  

  • 如何写博客?

  有人说“写博客没有明显的坏处”,写博客当然有明显的坏处,最明显的就是太浪费时间精力。你的时间精力极其宝贵,应该用在那些比博客重要的事情上,盲目地输出热情、努力和坚持,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因此尽量不要“专门”写博客,最好是出于其它原因写了东西,然后顺便更新到博客上。

  例如技术笔记,本来就要找地方记录一下业务心得、学习小结,不如顺手写在博客上。

  例如日常照片,本来就要发朋友圈的,发完就顺手更新到博客上(我就是这么干的,博客其实是我部分的朋友圈)。

  例如工作稿件,本来就要写完交差,发表后合约允许的话就贴到博客上。

  例如自媒体运营,本来已经发在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等平台上的,就备份一下到博客上。

  诸如此类,才是“写博客”的正确姿势。也不是不可以专门写博客,但心里要有点逼数,知道自己的斤两,别荒废正事写博客。专门写博客是奢侈的,是百分之百无回报的纯投入,比的不是谁赢,而是谁更输得起。

  那些铆足劲为更新而更新的博客,那些劝人写博客、信誓旦旦守卫“博客”最后阵地的博主,终将被淘汰;那些再也不更新但一直能访问的博客,那些丢下博客去运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博主,相聚在未来。

  不是因为写博客变得牛逼,而是因为牛逼才配写博客。

  

  • 怎么评价技术博客?

  技术博客是最好的博客,它们比那些看起来文艺深刻、风趣幽默的博客更知行合一;技术博客是最值得钦佩的博客,它们是程序员们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真实写照。

  

  • 写博客比写微博、写微信公众号更好吗?

  恰恰相反,如果你真的上进,应该使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效率更高、赚钱更容易、竞争更激烈且可以不断形成正向反馈的互联网产品,别听那些只写博客的人瞎扯,他们不过是在逃避竞争而已。很多博主不知哪来的莫名的优越感,其实写博客才是最容易、最应该被鄙视的事情。

  

  • 读者催更怎么办?

  直接忽略。

  

  • 如何应对言辞激烈、故意找茬甚至恶语相向的留言?

  博主可以修理任何妄图在自己地盘撒野的人,可以禁言,可以拉黑,可以把骂人的话编辑成夸人的,也可以两手插袋,静静地看着对方气急败坏。

  我就从来不与访客起争执或对骂,因为我骂人是要收费的。

  

  • 如何防止抄袭?如何防止侵权?

  无法防止抄袭,无法防止侵权。

  

  • 博客怎么社交?

  博客不需要社交。或者准确一点说,博主的社交活动不应该发生在博客上。

  博主不需要在博客上跟访客社交。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营利型媒体上,社交的主导权在粉丝(读者、关注者、订阅者),粉丝随时可以用脚投票取消关注,降低被关注者的商业价值,号主(运营者、作者)必须服务好粉丝,以换取流量聚集的经济效益。而博客博主不依靠博客营利,不向读者和订阅者收费,不接受捐赠和打赏,不求关注,因此没有服务访客的责任和义务,社交的主导权在博主。

  博主不需要在博客上跟博主社交。博客天生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交工具,无论是博客程序自带的Pingback和Trackback,还是互加友链、互访留言,或是抱团形成博客组织(例如WPG、博客十年、BlogWe),社交效率都是极其低下的。

  博主与访客、博主与博主之间应该通过电邮、微信、电话、线下等方式社交,像其他正常人类一样。

  

  • 保持博客存续有什么注意事项?

  保证数据安全,记得备份,不要误删,不要折腾;保证人身安全,言谈谨慎,不要惹事,不要违法。当然最重要的——记得续费。

……

  

  怎么样博客并无定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内功和心法,实战无非是见招拆招,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5. 结语

  

  行文至此,博客的体(产权)、用(独立、存续、非盈利)、术(最小投入、博主优先、效率至上)都已讲透,有志博客的新人,迷途寻返的老人,得此一篇足够。

  博客和任何其它领域一样,若想做到顶尖,就要有俯瞰全局的视野、简洁高效的行动和碾压别人的认知,剩下的事情,交给时间就好。

  时间会把我们的人生在博客上缓缓铺开,扩展成一张无限远的膜,从比特的天空中垂下来,将这个世界紧紧包裹。

锤子手机半年使用报告

  1.锤子手机是我用过的所有安卓手机里最好的(我用过两个安卓手机:HTC G12和Smartisan T1)。正面实体按键出乎意料地好用,手感自然,适应起来没有任何问题。白色版本观感出色,高出黑色两个级别。
  
  2.手机的背板太滑,反人类地滑,易摔,使用一段时间后侧边角会留下不少磕碰痕迹。后玻璃面板(尤其是2.5D打磨的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划痕收集器。由于手机做工太好,落进侧键缝隙里的灰尘很难清理,极度影响美观。
  
  3.被老罗誉为“最完美”的奇葩后盖打开方式在我看来恰恰是最不完美的——你必须在“功能缺陷”(不能更换SIM卡)和“外观缺陷”(有两个没上螺丝的黑洞)里二选一。
  
  4.锤子手机的震动,太轻了!太轻了!!太轻了!!!在户外调到仅震动模式几乎会漏接所有来电。
 
  5.软件是锤子科技的核心竞争力。Smartisan OS是一个简洁易用、有特点,同时不够完备的系统。之前的版本便签同步、图片缓存等一些小地方容易出问题,更新最新的2.0版本后,小问题没有了,但却经常“找不到SIM卡”。发热控制倒保持了一贯的水准——跟小米不相上下。
 
  6.老罗吹得天花乱坠的音质如我所料并没有给我什么惊喜,当然这是我的错,12块钱一条的MX500配不上金牌音乐制作人开过光的高贵的Smartisan T1,如果用HD800来试听,我一定能听到来自左小祖咒灵魂深处的声音。音乐播放器配套的云音乐从网易变为虾米,体验变差一大截,是因为虾米比网易便宜吗?
 
  7.老罗吹得天花乱坠的拍照如我所料并没有给我什么惊喜,给我惊喜的是在所有发布会和所有场合都没被提到过的相机自带滤镜,非常好用,秒杀其它手机。
  
  8.锤子追求拟物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1.0版本的系统里,音乐播放器唱盘的旋转速度比较慢,更新2.0后我发现唱盘转得飞快,基本跟实体黑胶唱机的速度一样,很逼真,但人眼根本无法直视屏幕,因为唱片封面转速太快会引起眩晕感。最新的2.0.3版本,唱盘速度又恢复原来1.0版本的速度了。真的,锤子科技的设计师们,你们有时间还不如多画两个图标,你们的用户每天都在因为没有重绘图标而放弃使用自己喜爱的应用,找实习生画点普适图标凑合的办法真的不行。
  
  9.验证码提取显示的算法有待完善,例如“G-123456是您的Google验证码。”这条短信在通知栏显示的验证码是:Google。
  
  10.隐藏板块、锁定板块的机制仍不够完善,如果手机登陆了欢喜云账号,可以从应用商店里“我的应用”处访问隐藏或锁定板块里的应用。
 
  11.通讯录里,联系人地址如果较长会被截断,建议地址字段换行显示;日历里,月视图和周视图没有本质区别,如果能在周视图中把事项显示为按时间排布的日程模式(类似Google Calendar的周视图模式)就完美了。
 
  12.等得花都谢了才等来系统的“删除连接过的WiFi”功能(其它OS是标配),终于不用再担心去老婆闺蜜家做客时,老婆发现我的手机WiFi会自动连上了。强烈建议锤子手机增加“删除安装过的应用记录”功能,天天说用户体验天天说用户体验,难道你们就给我被老婆发现装过陌陌不得不跪搓板的体验?锤子科技的产品经理们,请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情怀呢?你们口口声声说的情怀呢,是不是被狗吃掉了?是不是!别解释,是或者不是,回答我!
  (更新:2.1.1版本系统已增加删除“未安装应用”功能,谢主隆恩!)
 
  13.锤子应用商店应用更新的速度太快,基本早于应用自身的官方更新时间,经常更新后发现应用启动页多出“应用宝首发”的字样——逼格呢?你们口口声声说的逼格呢?还有谁出来解释一下,2.0版本OS充电时那个山寨感浓重的电池图标是怎么回事?设计师瞎了吗?
 
  14.我对锤子系统最不满的是,它没有原生的文件管理器——这本来是安卓相较于苹果的一大优势。不但如此,我感到系统许多时候在刻意回避文件管理的功能,比如说相册里你无法重命名一张图片,比如说通话记录和短信编辑时无法“全选”——并不是他们没有时间加上去,2.0版本的下载管理器已经可以“全选”,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觉得没必要加上去。
 
  15.当年网友们建议:锤子手机的日历可不可以显示农历啊?老罗说:土鳖村炮才用农历。网友们又建议:那你加一个选项,我们土村炮可以选择显示,你们性冷淡可以选择不显示,可不可以啊?老罗说:我认为没有必要。真是奇了怪了,当年设置里加一个小小选项嫌多,现在加那么多预装软件怎么不嫌多了?加不能卸载的游戏中心怎么就不嫌臃肿了?把浏览器的初始界面加成一副hao123的模样怎么就不嫌难看了?
 
  16.你们知道世界上最科学的所有人都适用的闹钟重响时间是多少吗?9分钟。因为锤子手机的闹钟重响间隔就是这个时间,不能设置。为什么是9分钟?锤子科技的精英们肯定能给你一个带科学文献引用的解答,别怀疑,这家公司的气质就是这么天生骄傲:“跪下吧,我们给你的就是最好的。”
 
  17.直到不久前我才注意到,锁屏界面下状态条居然是在忽大忽小地呼吸的!零点后日历自动掉页、播放器伞形图标打开会溅水花……我不知道别人什么感觉,这种“让用户感动的小细节”,我每次发现后都想骂人:他妈的你们宁可花时间去搞这些没卵用的娘炮东西,也不做文件管理器!
 
  18.Smartisan OS除了“易用”和“骄傲”(贬义词)外,给我的另一个感觉是“拧巴”:删除已保存的WiFi是在设置信任网络的地方;12小时时间制下设置时间/闹钟时,我永远分不清“上午12:00”和“下午12:00”到底哪个是半夜0点,哪个是正午12点;不同使用场景设置声音时,我总要在“静音”、“来电震动”、“除来电外所有其他震动”的排列组合之间迷糊两秒,不如通用的“情景模式”来得简单明白;系统的“冗余度”设计很烦人,例如设置里某些选项在不同地方多次出现、多音字姓氏联系人重复出现;文字说明别扭拗口,例如,“使用4G网络”选项的文字说明是“关闭‘使用4G网络’转而使用3G/2G数据网络,通常4G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高于3G/2G网络”,紧接着下面一个“自动关闭4G网络”选项的文字说明是“打开‘自动关闭4G网络’,当连接到可用的无线网络或关闭蜂窝移动数据时,将会切换至3G/2G网络。在某些地区可有效提高通话信号”——我靠,看完文字说明我反而不懂了,不愧是文艺青年写的东西。
 
  19.因为创始人的所作所为,我对锤子科技宣传的价值观始终无法认同。真正的工匠是反对商业化运作的,真正的情怀是绝口不提自己有“情怀”的。在使用Smartisan OS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整个锤子科技团队的优秀、努力、认真、细致,但龙哥猪队友般的表现把所有这一切都抵消掉了,锤子手机在我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自恋、清高、傲慢、浮夸。唉,愤青误国,文青误事,有一个缺爱的老板还真是麻烦啊。
 
  20.第一款产品的失败对锤子科技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它帮助公司扫清了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罗永浩,看看现在粗糙的坚果卖得多好(坚果质感真的不如红米),毫无疑问Smartisan T2一定会继续大卖。文青如韭菜,“情怀”一千块!

手机推荐:BlackBerry Z10

  屏幕不大于4.7寸、外观漂亮、UI拟物,在发现BlackBerry Z10之前,我一度以为市面上不存在这样的手机。黑莓,拯救了“无机可换”的我。三个月使用下来,不得由衷感叹:这正是我想要的手机!

  推荐BlackBerry Z10,必须从缺点说起。
  缺点一:无应用。黑莓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软件生态系统,原生应用极度匮乏(可以说基本等于没有),而且比Windows Phone系统更糟糕的是,没有官方开发者愿意为黑莓开发软件,所谓的“没有”是指:现在没有,以后也不大可能会有。
  缺点二:不智能。黑莓最新的BlackBerry 10触屏操作系统完成度不高,有许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没有全选功能(删东西必须一个个点选),联系人无法按拼音首字母缩写查找,日历没有农历,音乐播放器没有循环播放,原生地图极度不好用(大陆地区无地图数据,其它地区就本人在台湾使用的体验而言,比较糟糕)……总而言之,BlackBerry 10系统的智能化程度,落后Android、iOS整整一个时代。
  缺点三:待机短。Z10电池容量只有1800毫安时,不耐用。观看视频、运行游戏时,发热量大,耗电快。

  综上所述,BlackBerry Z10,这他妈的就是一个触屏版的诺基亚功能机啊!众里寻机千百度,我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掏出来不知能干嘛,然后不得不放回口袋里的手机啊!
  
  Z10的优点,容我慢慢道来。
  优点一:趁手。手机作为常用物件,体积不宜过大,最好不超过4.7寸,重量不宜过重,最好不超过140克。Z10屏幕4.2寸,重量适中,不像锤子太重了累手,不像三星太轻了廉价,握持舒适,触感圆润。
  优点二:得体。好看的手机很多,得体的手机很少。得体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从内到外的优雅,比如iPhone 4s (iOS6),比如BlackBerry Z10。Z10软件简洁有力,硬件干练大气,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得体的手机不能太大,假设你有一个iPhone6 Plus,平时该如何携带呢?拿在手上,像提着一块板砖的鲁提辖;装在包里,太娘;放进裤兜更不妥,万一来了电话,费力地从裆部掏出一坨庞然大物实在不是什么美妙的事情。
  优点三:好用。屏幕亮,大太阳下也能看清。信号强,通话清晰、音量大,女朋友和老婆们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查岗了。后盖易拆,可换电池,电池小巧,远比带充电宝方便,随时随地满电复活。
  优点四:流畅。BlackBerry 10系统基于牛逼的QNX内核搭建,和iOS一样丝滑顺畅,完全没有安卓系统越用越慢的臭毛病,也没有必须定时清理系统垃圾、释放内存的烦恼。Z10比iPhone更极端,甚至没有HOME键,全触控手势操作,感觉妙不可言。
  优点五:安全。BlackBerry 10的图案解锁,是除了苹果的指纹解锁外,唯一一种别人看着你解锁也没办法知道密码的解锁方式。BlackBerry系统自带的视频聊天应用BBM(BlackBerry Messenger)拥有独家加密技术,谢绝破解,用户可大胆放心裸聊,同时BBM具备贴心的屏幕共享功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毛片”亦不再是梦,哎呀,真可谓BBM在手,异地恋不愁。

  BlackBerry Z10缺点突出、特点鲜明,尤其适合不喜欢大屏幕的轻度手机用户。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50M月流量都用不完的废柴,那么没有应用、待机时间短这些看似无法忍受的缺点,其实不会对你造成任何困扰。
  Z10注定是昙花一现的经典,我不是黑莓粉,也不看好黑莓公司的前景,那么问题就来了:要不要再买一台Z10存着以备日后之需呢?天知道几年后我再换手机时是啥世道!我猜那时最好的手机应该是iPad mini6,人们买完手机不改裤兜了,改缝肚兜。
  

使用心得
  1.BlackBerry Z10不在中国大陆发售,淘宝水太深,建议直接在美国亚马逊购买,才两百多美刀,白菜价。

  2.不要贴任何的膜、用任何保护壳,Z10的工业设计是如此完美,贴了膜加了壳气质一秒钟变山寨机。没有壳摔了怎么办?很简单,我的办法是:拿稳一点。

  3.除了贴膜和加壳,另外一个让Z10迅速变难看的方法是:升级扁平化的BlackBerry 10.3操作系统。

  4.推荐使用Device Switch从安卓或苹果手机同步通讯录到Z10,相信官方文档,没错的。

  5.关闭“定位”能有效延长待机时间。在Z10上运行安卓应用,比运行原生应用更耗电。

  6.通讯录已保存联系人,但电话、短信却不显示姓名——出现这种情况,是“智能拨号”功能作祟(位置:通话——设置——智能拨号)。神奇的是,BlackBerry 10.2系统的“智能拨号”就像处女膜,第一次插入SIM卡是有的,此后只要换过SIM卡,就没了(其实也不是没有,不带SIM卡开机可以进入这个选项)。这个BUG的解决办法是修改通讯录,在联系人电话号码前加上+86国家代码。不带SIM卡开机把“智能拨号”中的“国家(地区)代码”项改成“未知”是不管用的,因为插SIM卡开机后Z10会自动把“国家(地区)代码”项识别为“中国”——黑莓就是这样的汉子!黑莓就是这样的秉性!该智能的地方不智能,不该智能的地方瞎鸡巴智能。

  7.要么安装BlackBerry World里带有Built for BlackBerry徽标的原生应用,要么直接安装安卓应用。

  8.不要购买任何BlackBerry World里的付费应用,贵,不值得。我花9.99美刀买了SlickTasks后,感觉自己蠢得像猪。

  9.免费原生应用推荐:微信(3.0版)、印象笔记、高德地图、万年历(开发者anpho)、iGrann(已被封锁的Instagram的客户端)。

  10.安卓应用在Z10的虚拟机上跑起来大概相当于100块钱的安卓手机的水平,还偶尔会闪退。安卓应用数量最好控制在五个以内,只装非装不可、不装就会死的应用。比如说我只装了两个安卓应用:Amazon Kindle和支付宝钱包,一个用来读书,一个用来代付,没有Amazon Kindle我会闷死,没有支付宝钱包我会被打死。

布斯们

  1.我至今仍无法相信iOS7是苹果做出来的东西,太丑了!而且需要格外指出一点,iOS7的难看不能赖扁平化设计,苹果做了一坨扁平化的屎,问题出在屎身上,跟扁平化没关系。
  
  2.小米的发布会光听声音的话,总觉得是中国最大的农药厂老总在上面演讲。后来,看了华为、OPPO、一加、IUNI等一众发布会,我发现我错了,雷总的口才还是很不错的!
  
  3.IUNI团队太厉害了,从起名字、做产品到开发布会,你们是如何做到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抓不住重点的?IUNI酱的名字,文艺到完全不会念耶!还居然被人从EXIF抓到样张造假,大哥,你们是中国人唉,连造假这种基本技能都没掌握好,让我怎么敢相信你们能做好一部手机?
  
  4.给用户起易燃易爆和花痴外号的,宣传语包含“真他妈爽”“全球第二好用”的,说了半天做工如何牛逼、硬件如何出色、手机如何不将就最后价格一报只要1999、全场1999、统统1999把发布会开成电视购物广告的,搞手机HiFi的,请流行音乐教父和地底下音乐教父出来站台搞手机HiFi的,都是低端手机,宣传视频用再多英文也没用。
  
  5.关于手机音质,个人觉得,一加手机用软件调音的取舍最正确——手机硬件固有的音质已经“足够”,况且对多数人来说,音效比音质更重要。追求音质也没问题,锤子手机只用一个运放“加大推力+声音调校”的做法是最鸡贼最正确的,小投入大产出。而VIVO Xplay3S这种DAC解码芯片、时钟晶振、运放、升压电路全套身家押上去的,则完全是技能点用错了地方。
  
  6.“锤子手机使用说明:1.我们的手机,侧面有两个按键,一个是音量键,还有一个也是音量键。2.请勿尝试用握持手机的手去够触顶部电源键,以免不慎跌落损坏手机,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将手机竖起靠近胸前,用下巴完成点亮或关闭屏幕的操作。3.正面按键如果存在塌陷现象,请反复用力按压其它按键至塌陷,以确保三个按键平整完美地处于同一平面上。4.手机无需贴膜,长时间使用划花屏幕后,请用锤子(注:真正的锤子,非另一部锤子手机)砸碎屏幕,我们将免费为您更换全新的屏幕。5.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到Smartisan T1,请务必使用标准美国加州口音,并在T和one之间天生骄傲地停顿半秒。——你们的朋友,东半球最缺爱的胖子,罗永浩敬上。”
  
  7.我给锤子手机的软件打90分,硬件打60分。我极度不认同Smartisan T1以“对称即完美”的理念驱动设计的价值观——龙哥说要有对称,于是便有了对称。片面追求对称,会牺牲易用性,增加不必要的实体,提高生产难度。再说了,对称就是美吗?美只存在于外观中吗?一个按键在最舒服最合适的位置,带给人心理上的轻松和愉悦,就不是美吗?
  
  8.抛开“对称即完美”的个人喜好,正面做实体键只有一个理由:可以防止误触。解决左右手操作习惯问题可以出两个型号啊,左撇右撇是固定的,除非你是韩剧男主角,原来左手操作手机的,被车撞后醒来发现改右手操作手机了。侧面做实体键也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设置更多的快捷组合键功能(包括快拍)。如果你像我一样,不玩游戏,不用亮度调节,并且认为快拍的解决方案不止一种,那么锤子手机的硬件设计对于你来说就是牵强的。一个工业产品如果有什么地方显得突兀,往往不是因为它难看,而是因为它没有道理。
  
  9.锤子手机的发布会,我看到了打着“完美”旗号的单一价值灌输(对称比不对称完美,开后盖比开侧槽装SIM卡完美),看到了对技术、对工匠的不敬畏(拍照靠Tuning就能搞好,为了对称把工程师逼疯),看到了对自己失误的欲盖弥彰(4G没多大用的我们都不用),纵然有专为理工男准备的《我爱这个世界》煽情专场,纵然老罗傻大粗黑的人格整场闪亮得像钨丝,但看了半天,我还是没找到任何一个能说服我购买手机硬件的理由。
  
  10.Smartisan OS非常优秀,只有一个问题:拟物化表皮与扁平化应用视觉上的割裂。操作系统全局下拉悬停很精彩,但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说,针对大屏手机做的任何单手操作优化都不值得称道,因为厂商们本来就不应该生产4.7寸以上的手机。以前每次看到用三星NOTE打电话的人,总觉得他们在拿一块板砖拍自己;现在5寸大屏成了手机标配,满大街都是拿板砖拍自己的人。
  
  11.国产手机最大的问题是卖得太便宜了,消费者很贱的,你卖得越便宜,他就越看不上你。想赚大钱光靠努力不行,还得会起范。像苹果这样把事情做到最好然后一声不吭的,可以卖五千;像小米、一加这样追在用户后面点头哈腰的,恐怕得一辈子卖两千;锤子手机逼格满满,如果把硬件和生态做好可以卖四千,但考虑到他们有个缺爱的老板,还真不好说……缺爱的中年男子很可怕的,经常会做出些蠢萌蠢萌的事情,比如说花一百万买一张水平明显不如自家美工的壁纸。
  
  12.用iPhone5s的人不会觉得iOS7比MIUI难看,用三星的人不会介意手机正面开了几个孔,用小米的不一定是穷人,用苹果的可能只有一个肾,人各有志,各取所需。可以批评,只要有理,解释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求同存异;忽略缺点,学习长处,发自内心地为别人的欣喜而欣喜。
  
  13.说什么不重要,做事情才最重要。情怀不值一分钱,但Smartisan OS可以值一千块。国产手机的未来不是靠我们这些嘴炮说出来的,得靠雷布斯们把市场做出来,得靠黄布斯们把工艺做出来,得靠罗布斯们把用户体验和品牌溢价做出来,得靠华为这样的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主研发做出来。期待以后有那么美好的一天,当罗永浩再出来卖“认真”时,大家都摆出一副巴神的表情对罗清新说:大哥,拜托,认真是你的工作,没什么好骄傲的。

可爱的锤子

  锤子系统(Smartisan OS)发布,是可爱多界的一件大事——自从轶可被死胖子高晓松毁掉后,我们可粉后半辈子的欢乐就全指望另一个死胖子罗永浩了。
  永浩没有让我失望,他用自己肥胖而笨拙的身躯无情地碾压了科技界,虽然这事没什么技术含量,因为科技界有太多自以为是的笨蛋,他们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想明白。
  智能手机不是为了嘲笑人类的智商而生产出来的。女生买安卓手机前要先找一个会刷机的男朋友,你说这手机他妈的“智能”在哪里?科技应当以人为本,是人玩手机,不是手机玩人。你们科技界全他妈搞反了,把不会用智能机的用户称为“小白”,其实你们才是“小白”,连一部简单易用的智能手机都搞不出来,还他妈有脸混科技界。
  用“人”的眼光看,现在的智能手机还处在初级阶段,iPhone离“人”稍微近一点,所以它比其它手机牛逼。
  理想状态下,厂商和开发者们会处处为用户着想,可惜现实情况是,这些人要么不在乎,要么利益不在此,要么天分不足努力不够,导致安卓手机总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用户们才会刷来刷去。以老罗的聪明狡诈,他不可能不知道哪里是蓝海,他敢跳出来卖理想,他不怕。你可以否认老罗的前途,但你不能否认,他的思路是正确的,他的勇气是可嘉的。
  老罗想做一个封闭的系统,一个优秀的系统,一个让用户丧失任何刷机欲望的系统。这样的系统一定是蛮不讲理的——跟傻逼没法讲道理。
  锤子ROM不允许更换壁纸(用九宫格代替壁纸),我简直要为这个决定起立鼓掌,太符合我的审美了。怎么个符合法呢,我截了几张自己手机的图(HTC Desire S, Sense 3.0):

  可以看到,素色背景、自由形状的图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老罗只不过把它们强化了而已。UI超越iPhone不是什么难事,HTC Sense 3.0就做到了,关键看你怎么用,如果你非要换上Sense里土到爆的七彩壁纸,神仙也救不了你。
  彩色图片不适合做手机壁纸——用孩子、恋人、亲人或自己的照片做壁纸的情况除外,因为壁纸上的人超越手机成为了最重要的东西。很多定制主题的彩色壁纸看起来不错(大多是趋近素色的风景照片),它们的问题在于不够高档。彩色不如黑白灰高级,这是色彩等级的问题,跟审美无关,iPhone 4s默认的蓝色水波纹壁纸便是最好的反例,又丑又廉价。
  不能换壁纸最大的好处倒不是好看和高档,而是你的人生从此少了一件烦心事。可爱多每天思考的是“如何拯救地球”这样严肃的问题,而不是今天该换哪张壁纸。唉,只有可爱多才懂可爱多,伤感。
  我敬佩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人,无论是雷军、黄章,还是老罗,衷心希望他们越做越好。
  至于什么“工匠”啦“情怀”啦,那是死胖子往自己脸上贴的金,我表示理解,男人到了中年都爱发嗲,这时只需要用充满母爱的眼神注视着他,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