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记(十八)

《Big Hero 6 》(《超能陆战队》)
评分:5.0
  “生活中不是缺少瘦子,而是缺少衬托你瘦的胖子。”——罗丹
  “男人的胖,是一种礼貌。”——高晓松
  “每个精彩女人的背后,都有个很胖的闺蜜。”——百利甜酒闺蜜日广告片
  然而光是胖子还不够。想像大白一样男女通杀,你还得是一只充气的、电动的胖子。
  
《聖闘士星矢》(《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
评分:3.0
  毁童年。
  
《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王牌特工:特工学院》)
评分:6.5
  一部穿西服的英国抗日神剧。
  
《Mission: Impossible1-4》(《碟中谍1-4》)
评分:5.0
  一系列男主角越来越老的美国抗日神剧。
  
《Interstellar》(《星际穿越》)
评分:7.0
  《星际穿越》即便只跟诺兰自己的作品比,也只能算中游水平:结构不如《盗梦空间》,精彩不比《蝙蝠侠2》,炫酷不及《记忆碎片》。感情戏份过重,又让它在同类的太空片里显得不伦不类,别说《2001太空漫游》,连《地心引力》都比它好。
  唉,马修大叔,别哭了,拯救地球很严肃的好吗。
  
《The Hobbit: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
评分:5.0
  现在的公路片,是不是只要会讲段子,拍成MTV也没人管啦?现在的青春片,是不是只要请王菲唱个主题曲,就可以感人至深啦?现在的动画片,是不是只要会卖萌能治愈,剧情再差玩偶也照样卖到烂大街?现在的史诗片,是不是只要投资大特技好,人物不塑造不刻画男主角30秒反派变正派也无所谓啦?
  
《Les quatre cents coups》(《四百击》)
评分:9.0
  这位点燃蜡烛供奉巴尔扎克的少年可能叫安东尼,也可能叫特吕弗,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你,我们都一样,无助、无奈、无聊地在谎言和失望中,在带着欺骗与嫌恶的怜悯和爱惜中长大,奔向大海,却无处可依。
  电影之所以能称为艺术,因为它检视人每一个幽暗细微的角落,那些熟视无睹的和无法言喻的,那些已知的和复杂到让人颤栗的未知的。
  
《8 1/2》(《八部半》)
评分:8.5

  就像看高等数学教科书,有点乏味,有点一知半解,但从头到尾都忍不住感叹:好厉害啊!这个变换是怎么做到的?解得真漂亮!
  
《Un chien andalou》(《安达鲁之犬》)
评分:8.0
  很奇怪看不懂但很突然、很好玩的短片。
  
《黄金时代》
评分:5.0

  萧红对着镜头说出自己生平的那一刻,我真想站起身离开电影院。我是来看电影,不是来看话剧的啊!三个小时啊!我居然没睡着,怎么办,这下再跟别人说我不是文艺青年都没人信了。
  
《穹顶之下》
评分:6.0
  我一向不喜欢柴静老师的台风,塑料感太强。比较而言,崔永元老师就好太多,同样是CCTV出来的,年过半百的小崔至少像块硅胶。
  不过,我喜不喜欢《穹顶之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不会因为环保而吃素、夏天不开空调、放弃使用私家车、不出门旅游……不会的,我放弃不了舒适便捷的高能耗生活方式。《穹顶之下》正是这么一部为我的切身利益和诉求摇旗呐喊的宣传片,身为一头快乐的环保婊,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还有什么配说的呢?闲言碎语莫要讲,先为柴静老师点250个赞,表扬!
  柴静减少雾霾、推行环保,如此伟光正的行为,为什么还有人不识时务地跳出来冷嘲热讽?
  再“自然而然正确”的事情,环保也好,民主也罢,都无法保证利益的均摊。柴静爽了,两桶油就会不爽;你环保举报电话打爽了,餐馆老板掏钱装油烟净化器就会不爽,餐馆老板不爽上网看完《穹顶之下》就会留言骂:什么玩意,孩子出生有问题跟雾霾有鸡巴关系,是她自己抽烟抽的吧!
  屁股永远决定脑袋,利益永远决定立场。人们只习惯和喜欢接受符合自己利益的主张、观点,《穹顶之下》的宣传手法和《新闻联播》有太大差别吗?看《V字仇杀队》看得眼眶发热和唱红歌唱得眼泛泪花有太大差别吗?
  攻击柴老师以及《穹顶之下》的人,除了少部分利益受损者,大部分应该还是能从环保中受益的,但臣妾就是不爽,为什么?他们并不见得有多讨厌柴静,他们只是觉得凭什么你们可以在中国挣钱去美国生娃?凭什么你们住别墅装新风系统微博粉丝还比我多一万倍?不只是没受益的人会骂,受益的人也会骂,因为他不是受益最多的,或者他在之前的另一件事上没有受益,或者他看不惯迄今为止你的受益总量远远大于他的。为什么我们喜欢骂“公知”?因为公知比我们有钱嘛!这是由朴素的阶级感情决定的,毕竟见不得人好、损人不利己才是人的本性啊。
  现实生活中,利益协调是件极其麻烦且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环保很难,民主很难。利益相关各方需要对话、沟通、妥协、和解,需要开放、包容、尊重、体谅,需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字数一样多的要求,鬼才做得到。在网络平台上,我们同样对利益协调束手无策——更准确地说,我们根本不关心利益协调这事。我们连朋友圈里别人晒个娃卖个面膜分享个鸡汤都受不了,还指望我们设身处地去考虑三观跟我们迥异的人的想法和感受,开什么鸟玩笑?
  《穹顶之下》引发的不过是又一场热闹的鸡同鸭讲,自由派还没来得及品味片子的利益取向和政治暧昧,爱国贼已经祭出了私人攻击的武器,公关狗两耳不闻窗外事地研究起“如何向柴静学习PPT汇报技巧”,科学逼则忙着讨论《穹顶之下》数据是否准确、前后推断是否合乎逻辑——拜托,这视频点击量都过亿了,你们还他妈的在讨论图表坐标轴和逻辑纰漏,你们到底是真的读书读傻了,还是在装傻啊?

“观影记(十八)”上的6条回复

因为搜《秋月茶室》发现了这个博客,几乎看完了你所有的观后评价,为什么没有兴趣再写长评了呢。

终于看到新文章了,虽然相隔一个月,哈哈,期待继续更新哦、

因为《人生导师的倒掉》而关注您。 这篇文章终于又看到了以前的文风。很喜欢。谢谢。

这视频点击量都过亿了,你们还他妈的在讨论图表坐标轴和逻辑纰漏,你们到底是真的读书读傻了,还是在装傻啊?
哈哈哈….笑傻了好吗! 没事咱也务务虚… 活的开心就好

看到你2010年写的《人生导师的倒掉》的文章,今天才找到原作者和原文发表地址,很喜欢你的文字风格~~

发表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