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rard Corbiau:《Farinelli》

  比想象的好看。电影中Farinelli的声音电脑合成的迹象有点明显了,看到一半才反应过来“韩德尔”是“亨德尔”(Handel)。这电影名字的翻译“绝代妖姬”,都不知道翻译的人怎么想的,直接翻成“法瑞内利”就好了,似乎这些人翻译外国电影名字的时候总喜欢往复杂搞。

简介:
  比利时导演杰拉高比奥(Gerard Corbiau)199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作品,讲的是十八世纪意大利歌剧阉人歌唱家的传奇经历。
  法瑞内利(Farinelli 1705-1782年),原名卡布罗斯基,意大利最著名的男性女高音歌唱家。法瑞内利出生在那不勒斯,自幼随父兄学习音乐,后和卡法瑞利师出同门,都是波波拉的优秀学生。
  法瑞内利有着传奇般的歌唱业绩。15岁时,法瑞内利在那不勒斯登台演唱,表现出了特殊的歌唱才能。17岁时,在罗马演唱波波拉创作的一首著名的用小号助奏的咏叹调,在这首歌曲中,人声和号声此起彼伏,一争高低。当小号精疲力竭后,法瑞内利仍从容不迫地继续演唱了一曲带颤音的快速高难的华彩乐段,使小号为之折服,观众为之震惊。此后,这首咏叹调成为法瑞内利的保留曲目,并使他声誉鹊起。
  在以后的近20年内,法瑞内利的歌技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无可争议的欧洲一流歌唱家。他唱的歌曲难度极高,如咏叹调《战士在武装的阵地》一曲,包括十度音程的跳进等复杂技巧,被人称之为“喉咙协奏曲”,除法瑞内利外,几乎无人敢于问津。1934年,他的歌唱水平达到巅蜂状态。有一则有趣的传闻说,这一年法瑞内利在伦敦演出,排练时他的歌声使乐队万分惊奇,竟忘记了演奏;在首演中,扮演暴君的塞涅西诺在听了扮演战俘的法瑞内利演唱的咏叹调后,居然不顾自己的“帝王”身份,激动地走上前热烈拥抱了这个披枷带锁的“敌人”。当时的音乐界权威人士匡茨评论说:“法瑞内利有着圆润、光彩、清晰、锐利的女高音声音,他当时的音域是低A到高C以上的音”,“他的音准极好,颤音很美,肺活量很大,喉咙非常灵活,因此能准确而从容地用快速唱远音程,唱间断的或其他类型的乐句都没有任何困难”。美声唱法的教育大师曼奇尼惊呼:“太完美、太富有感染力了!在整个声区范围内,他的声音都极其宽大洪亮、充实,在我们的时代,没有听到有任何人能够与他相比。”双众对他更是祟拜得五体投地,疯狂地高呼:“天上有一个上帝,地上有一个法瑞内利!”
  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时,1737年,由于十分赏识他的伊丽莎白王后的力邀,法瑞内利从公开演出的舞台上退隐,在西班牙菲利普五世的宫廷供职。此间,他每晚为患有怪癖的国王唱歌解忧,竟长达10年,耗费了极其宝贵的光阴。费丁南德六世继位后,法瑞内利为其训练了一支欧洲最优秀的乐队,并邀请欧洲著名歌唱家卡法瑞利、蒙塔格那那、拉富等前往演出歌剧。在继续从事艺术活动的同时,他还兼管宫廷的外交事务和公共事务。1750年,法瑞内利获西班牙最高骑士爵位。1759年,因与新国王查尔斯三世意见相左,离开宫廷。开始了漫长的退休生活,在博洛尼亚终其一生。
  法瑞内利不仅在歌唱艺术上无人企及。他的歌喉和影响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位歌唱家,而且还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谦虚的品性。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法瑞内利都毫无疑问是他那个年代里最杰出、最伟大的阉人歌唱家。法瑞内利和卡法瑞利,标志着以阉人歌唱家为主宰的正歌剧美声唱法进入了高峰期。

发表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