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洁癖症

  水果中意西瓜,洗头还用蜂花,香皂首选舒肤佳,手机依然诺基亚。词语若是不喜欢,我会打上叉叉,踹它回老家。
  
直 弯 攻 受 基 腐
  外事不决问谷歌,房事不决问百度。大约我的确真是老了,经常遇到不认识的专业术语,需要用百度查;大约我的确真是老了,无法理解年轻人的想法和爱好。
  来自乌克兰首都的妖风吹遍神州大地,荤段子已过季,腐笑话才提气,“掰弯”随处见,“小受”挂嘴边。越爱宣称自己支持同性恋的人,越是喜欢拿同性恋当笑点。
  “基腐”是对男权社会压抑的消解,是穷极无聊,是剂量渐大的精神鸦片,是网络依赖人群日益麻痹的神经末梢最后一点点新鲜的刺激。
  
萝莉 御姐 人妻 熟女 大叔 正太 幼齿
  我们把经历了几十年经济衰退的日本流行文化照单全收,天天宅在家里、学校里,看漫画、看卡通、看连续剧、看AV,沉浸在“二次元”的世界,头脑简单四肢麻痹,丝毫不见年轻人的健美和朝气。
  唉,没有日本人的命,却得了日本人的病。
  
菊花
  “什么菊花不菊花的,你中学老师没教过你那叫肛门吗?”
  偶像万峰老师的话,一句顶一万句。
  

  时过境迁,“文”早已不是“作文以记之”“文起八代之衰”的“文”,是“穿越文”“耽美文”的“文”,它闲散、亲民、低门槛,谁都可以写“文”,语句通顺一点的,那简直要称为“好文”。
  “文”是商品,待价而沽,出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容易:把博客文章集合起来,出书!把读者来信集合起来,出书!把旅游照片集合起来,出书!把微博段子集合起来,出书!把演讲字幕集合起来,出书!他妈的你们老说人家郭敬明老师是商人,你们能好到哪儿去?
  卖字是生意,谁都别牛逼。
  
春哥 曾哥
  世人云:“曾哥春哥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作为一个可爱多,我深深理解玉米们的感受。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要坚强。
  春春的歌我听过几首,《下个,路口,见》《对不起,只是忽然很想你》都不错,歌名能少用点逗号就更好了,最喜欢的是《蜀绣》,郭敬明老师作的词很棒,很纳兰性德很One Night in Beijing。
  我们可爱多和玉米不要因为别人叫自己偶像“曾哥”或“春哥”就生气,“信春哥,原地满血复活”“信曾哥,不挂科”,这都是些玩网游、考试不及格的穷逼苦逼青年,卢瑟何苦为难卢瑟?来,可爱多、真汉子!来,脑残粉、矮丑穷!一起手拉手、心贴心,才能共创明天美好的生活啊!
  
芙蓉姐姐 凤姐
  “长得难看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不对了。”问题是,“出来吓人”有利可图,为什么不吓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长啥样”,有毛病的不是芙蓉姐姐和凤姐,是我们。我们的偏见像肥沃的黑土,随便撒两把疯癫逆世的“吓人”种子,名啊、利啊就像雨后的春笋、中国的哈维尔一样,突突往外冒。
  芙蓉姐姐、凤姐这样的人,不是精神病,就是人精。芙蓉姐姐瘦身,凤姐出国,为了出名而失去的,她们会一点点扳回来。
  在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观念深入人心前,还会有下一个“芙蓉姐姐”,下下一个“凤姐”。围观“芙蓉姐姐”、“凤姐”,就是围观自己的狭隘、偏激和丑陋。
  
剩女 蚁族 凤凰男
  这些词是中国男权至上、集体拜金、城乡分裂的最好注脚。
  
杯具 洗具
  搞笑的关键在于出乎意料,抖包袱要不动声色。最好笑的笑话要用最正常的词语讲,如果想搞笑,最好的词语不是“杯具”而是“悲剧”。
  
草泥马 郭嘉 欺实马
  除自己博客外,我不在其它任何地方写东西,不用任何“通假词”。被过滤被审核被删帖,毋宁死。我没有天涯写手、豆瓣红人、新浪傻V们的二皮脸精神,天天被删,天天被骟,仍旧一副永不阳痿的表情,一写再写,一泻再泻。
  
沙发 板凳 地板 观光团 顶
  不卖家具,不搞房地产,不做动物园的猴子,不做去动物园看猴子的猴子。
  
神马 有木有 我勒个去 尼玛 乃们 内牛 闹哪样 屌丝 伤不起
  感谢CCTV,感谢马景涛,感谢黄晓明,感谢魔兽世界,感谢一夜情门户豆瓣网,感谢网络评论员之家天涯社区,感谢人人网、新浪微博、猫扑论坛、百度贴吧,感谢拼音输入法,感谢党。
  
给力 Hold住 真心
  “这家餐馆很好吃”“电影很精彩”“汇报很成功”“衣服很新潮”,其中“好吃”“精彩”“成功”“新潮”都可以换成“给力”。
  “待会上台千万别紧张”“分手了,要开心一点别难过”“淘宝商城打折千万要理智,别上老奸贼马云的当”,其中“别紧张”“开心一点别难过”“理智,别上老奸贼马云的当”都可以换成“Hold住”。
  “非常喜欢”“强烈推荐”“十分好看”“相当贵”,其中“非常”“强烈”“十分”“相当”都可以换成“真心”。
  网络热词最大的特点,无论人民日报还是地铁广告,无论说什么,三句话内一定能用得上,简单轻巧,不需思考,天天念叨,催蠢特效。
  
愿景 企划 渊薮
  别扭,无论书面还是口语都不好用。
  
纠结 兜兜转转 华丽丽 心心念念 残念
  我对“小女生词汇”皮肤过敏,看见就起鸡皮疙瘩:“LV他们家新出了一款华丽丽的包包,我心心念念纠结了好久,舍不得买,残念。”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有一天,我的一个腿毛很长的男同学在QQ空间里写道:“今晚加班看不了球赛了,纠结啊,兜兜转转,发现还是喜欢巴萨多过皇马。”我靠!你纠个屁结啊,你黄道婆纺线呢,还是蚕宝宝吐茧,你盘丝大仙啊你纠结?你兜个屁兜转个屁转啊,你开拉力赛过发卡弯呢,还是体操男团锦标赛转鞍马,你李宁啊你兜兜转转?
  
烧饼 雷 脑残 SB
  简单粗暴,人生之大境界。有话说话,有屁放屁。骂人好好骂,不弯弯绕(介于傻A和傻C之间、喝三鹿长大的),不搞人文关怀(兰州烧饼、氧化钙),不用奇技淫巧(雷、脑残),不弄赋比兴(猪头、脑子进水),不假借(艹、草泥马),不打马赛克(SB/TMD),就是对被骂者最大的尊重。
  骂人一动词“操”一名词“逼”足矣,道生一,一生操逼,操逼生万物。“你傻逼”“操你妈”,字不得减,乃知其密,见水还是水,骂谁还是谁,古稚简,厚朴拙,朝骂人,夕可死矣。
  
Niubility Zhuangbility Shability Geiliable Ungeiliable 恋爱ING
  你会英语单词,你会形容词变名词,你会动词变形容词,你会汉语现在进行时,也不能掩盖你是傻逼的事实。
  
控 吐槽 有爱 不能 的说 以上 の
有 没关西 酱紫 酿紫 赞
各么 呀 伐啦 一刚

  讨厌“吐槽不能”“可爱的说”。讨厌发帖子在末尾加个“以上”。看到别人写字用“の”代替“的”就想冲上去抓住他的肩膀摇晃:“的”字真有那么难写吗?有那么难写吗!
  讨厌台湾人在动词前面加“有”:“我有去过香港。”“我有给他简讯。”酱紫很没必要耶。你喜欢酱讲?没有关西,网路上的东西表当真,我只是在部落格里把我的想法PO出来而已啦,就像“简讯”,在我们乡下,叫“短信”,像我们酱讲也OK,像你们酿讲也OK啦。
  一种语言的词汇、语法、逻辑,只有放在这种语言里才最妥帖舒适。
  需要指出的是,“掺杂”和“口音”不一样。“今天竟然这么(了嗯)!”这是上海口音的普通话;“今天这么冷一刚。”这是掺杂了上海话的普通话。当然,许多时候“口音”里会带有许多方言习惯,我能接受,别太过分就行,不然,我真系顶唔顺啊。
  经常是这样,电梯门打开,两个上海小姑娘走进来,展开对话:
  “我跟他说了呀,客户没收到邮件呀。”
  “各么,你跟他说再发一次呀。”
  “说了呀,他不肯发呀。”
  “各么,跟他好好讲讲呀,这样总归不行的呀。”
  “他不肯呀!”
  “各么,你自己把单据拿过来自己发呀。”
  “我不知道是哪批呀!搞勿清嗓呀!”
  “各么,随便发发么好啦!”
  ……
  噢,册那!真想一巴掌拍死自己。
  各么,瓦达西已经吐槽不能了呀,求求你们不要再在普通话里夹日语、台湾腔、上海话了呀,你们造吗,酱很烦的呀,好伐啦?好哇啦?好疤瘌?
  
装逼
  摒弃“装逼”的理由罄竹难书。
  首先,“装逼”是天赋人权,别人装、怎么装、装到几成熟,那是人家的事,你管不着,也不必管。人在装,天在看,出来装,迟早要还的,就让恺撒的归恺撒,如花的归如花。
  其次,装逼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装逼成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例子我们见得还少吗?
  再次,“装逼”是个相对概念,你可以把任何看不顺眼的人和事称为“装逼”,太好扣的帽子不是好帽子。人家看安妮宝贝装逼,你看卡夫卡、莎士比亚就不装逼?人家听陈绮贞装逼,你听摇滚、古典就不装逼?人家小清新装逼,你女流氓、文艺男中年就不装逼?杀敌八百自伤一千啊,同志们。
  还有,“装逼”不易分辨,万一人家真牛逼,一秒钟变格格巫拍死你,那就尴尬了。
  另外,从技术上说,对付“装逼”最好的办法是不理不睬,把他们“求关注”的小心脏穿根竹竿晾成腊肉,羞着,臊着。
  最后,据我观察,内心越脆弱的人,越容易觉得别人“装逼”。你强大,你骄傲,你谁都不屌,任尔装逼亮骚,任尔得瑟蹦跳。
  
傻逼都是自证的
  “XX都是自证的”这种自扇耳光、自砸脚丫的句式,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谁用谁爆胎。
  和菜头老师说:“一切傻逼都是自证的。”
  方舟子老师说:“流氓都是自证的。”
  杀敌八百自伤一千啊,老师们。
  
秀下限 鉴定完毕
  尽量少用带有“优越感”的词句:
  
  “秀下限”(傻逼!懒得搭理你。)
  “民智渐开”(唉,老百姓真他妈傻逼。)
  “鉴定完毕”(棺材板我帮你钉好了,不用谢。)
  “认真你就输了。”(学学我,超然物外,多洒脱。)
  “我决定对你取消关注/再也不看你博客。”(后悔了吧?快求我!快求我!!)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你说话的权利是我给的,我居然还让你发表反对意见,哇,我好牛逼!)
  “永远不要和傻逼争论,他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和他一个档次上,用经验战胜你。”(我的档次是俏江南,你的档次是路边摊。)
  
  显摆“秀下限”“鉴定完毕”“永远不要和傻逼争论……”这种蠢话,跟显摆“世上又美又纯的女孩,如果我不算,那就真没有了”有什么区别呢?
  喜欢说“鉴定完毕”的人都是傻逼,鉴定完毕。说别人说“鉴定完毕”是傻逼的人都是傻逼,鉴定完毕。
  
猪毛 腊肉 太祖
  没有谁,比毛泽东更能代表中国。
  他是救星,他是魔头;他流芳千古,他遗臭万年;他被奉若神明,他遭众人唾骂——人们爱他,人们恨他,人们就是忘不了他。他征服了中国,他践踏了中国,他成为了中国。
  有人天天念叨“纯真美好”的毛主席时代,有人想把“腊肉”从水晶棺里拖出来五马分尸,有人每逢12月26日必上山烧香求官求财,有人听见“毛泽东”几个字就恶心……
  这个国家分裂、断层,自相矛盾,复杂无比。如果有谁告诉你“在这里读懂中国”,那他是在骗你。读懂中国,需要许许多多个势不两立的“这里”。倒毛的呼声越高,我对毛越感兴趣。我想从不同派别、不同立场、不同国籍的人们那里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我需要比“七分功三分过”或“三分功七分过”更多的东西——三七开,你当历史是张学友的发型咩。
  读《毛泽东选集》时,我想起韩寒。韩寒跟鲁迅是两路人,韩寒像毛泽东(确切地说,是刨掉暴君成分后的毛泽东):他们老练、鸡贼,对中国的现实有踏踏实实的了解;他们四两拨千斤,善用最通俗的话语把自己推销给最广大的受众;他们臭屁自恋、目空一切、意志顽强,身上散发着理想主义光芒和浪漫主义情怀,令粉丝们如痴如狂;他们跑得快,能吃苦,马子多,会做群众工作;他们读二十四史,自己是知识分子,却最瞧不起知识分子,尽管吹捧他们最多的是知识分子。
  照理说,我们80年后出生的一代应该对毛的评价更客观、更深入(毕竟我们不属于毛时代),但事实好像并不如此,许多同龄人像70年代出生的人一样,用“猪毛”“太祖”“耄”表达着对毛的讥讽和不屑,肆意地谩骂攻击保守派、左派,并以此聪明自得和沾沾自喜,浑然不知嘴中所咒骂的独裁者,此刻已经悄然附身。
  专断、残暴、麻木、无情、好胜、记仇、狡诈、阴暗、自大、势利……越深入地了解毛的缺点,就越发觉得,毛像每一个中国人。“把腊肉分尸”的毛式暴戾能风行网络,正因为人们的体内还住着一个个小毛泽东。许多人言必“自由”、“宽容”,做派却十足的党同伐异,他们不“交流”,他们是来“说服”、“征服”的,最好所有人都变成他们那样,天下就大同了,真有意思。
  在“中国”这头大象面前,盲人们应该畅所欲言,握手并肩。这个国家太惨了,整风、大跃进、反右、文革,饿殍遍野,人伦崩坏,黑白颠倒,我们能不能不要再来一次了?除了把所有的罪恶清算,我们能否往前多走一步,让美好的时代更早一点点到来?我坚信有一种感情,比仇恨更宽广。
  
土共 影帝
  谁都不能超脱实实在在的阶级和物质对自己世界观的塑造,你喜欢朱镕基,因为下岗的不是你。我们含沙射影骂“土共”,我们嘲笑“影帝”,我们苦啊,官官相卫民不聊生,遇到一个稍微正常一点的政客,我们就受不了了,“明君”一出,满大街的感恩戴德痛哭流涕,仆在地上高呼“朱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朱总理的照片,是中国人的就顶起”,读了十几年书就这点出息,满嘴巴民主自由,满脑袋君君臣臣。
  
天朝 屁民
  景德镇有一家人,爷爷是抢劫犯,孙子长大后不学好,成了杀人犯,仗着自己有枪横行乡里,杀人越货,逍遥法外。一天,街上的包子铺打出横幅:“抢劫的不得好死!”孙子见状,把卖包子的抓到自家地窖关了起来。几天后,卖包子的被放回来,乡邻们沸腾了,见面必称其为“英雄”,并且纷纷去买他家的包子以示支持。而卖包子的每每与人谈起理想、自由,掷地有声、慷慨激昂。卖包子的断不敢跑去大喝:“杀人的不得好死!”他也知道,曾有真的猛士这么做,皆被孙子当街爆头毙命,他们的血色淡漠、坟冢平塌,无人记起。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孙子仍然杀人,包子铺的生意一天好过一天。
  (观潇湘晨报《天朝垮台之前,利益集团已丢尽了它的脸》有感)
  
网友
  网友表示,网友同意,网友支持,网友热议,网友永远百分之九十五点七。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个畸形的词汇,就像“女性孕妇”一样——思考本就应该独立,正如孕妇本来就是女的,没必要把这个属性单独拿出来强调。
  现如今,“独立思考”畅销不衰、泛滥成灾,牛皮癣般长满网络和报刊,仿如电线杆子上随处可见的小广告“祖传老中医,包治各类性病”,你们真以为听一帮“老中医”念一百遍“独立思考”的经,就能治好你脑子里的梅毒淋病?
  其实吧,思考是祖传性病,包治各类老中医。
  
自洽 颟顸 吊诡
  “逻辑是自洽的”“颟顸无能”“历史的吊诡”之类,浏览器里看得太多,想吐。
  
常识
  “回归常识”“不遗余力地传播常识”,“常识”是知识分子们挂在嘴上滔滔不绝务虚的利器。“常识”是奢侈品,不属于中国底层老百姓,他们讨不到工钱爬塔吊,伸不了冤屈跳大桥。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正坐在空调房间里高谈阔论“常识”呢,常识,常你妈逼识。
  
公共知识分子
  极权政府养活两种人:赞美政府的和咒骂政府的。一堆老鼠屎搞坏一锅汤,“公共知识分子”?别玷污这个词了,你们有绿卡,美国凉快去吧。
  
智识
  读李海鹏老师的《佛祖在一号线》,文笔漂亮,姿势牛逼,唯独这“智识”、“智识”的小兔子在书页里蹦蹦跳跳,梗得我胸闷。李老师科班出身,用词精准,这“智识”既不是“知识”,也不等同于“智慧和知识”,而是转化为智慧的知识,是一种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简单地说吧,像李海鹏老师这样的,就叫有“智识”了。
  可我还是喜欢“知识”。“知识”是个新词,由日文汉字形词而来,“知识”笨笨的,“知识改变命运”,一听就很挫,只配吊死在卫生间里。“智识”多有质感,渊博、正统、大气,李老师们都爱用。那些只有“知识”的可怜的年轻人,他们不懂“常识”不会“独立思考”,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万物之灵长”,不会在“梨树开花的时节”去丽江“搬一把躺椅,沏一壶茶,拿一本以前来不及读的书”,享受“梨花飘落的瞬间”,他们只会考研考公务员,矛盾、彷徨、无助。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枯站在流水线前生产着以后将被放在“梨树下”的iPhone手机,每天十二小时,日复一日。他们大抵是要被牛逼而有“智识”的李海鹏、慕容那啥村们瞧不起的,可我分明觉得,他们才是我们,亲切而有血有肉,在黑夜来临之时,发出一声声微薄的叹息。

“词语洁癖症”上的43条回复

很久很久没有来看你的博客了,来看看现在和我同年龄段的当时的你在思考些什么问题。:)

”我靠!你纠个屁结啊,你黄道婆纺线呢,还是蚕宝宝吐茧,你盘丝大仙啊你纠结?你兜个屁兜转个屁转啊,你开拉力赛过发卡弯呢,还是体操男团锦标赛转鞍马,你李宁啊你兜兜转转?
—哈哈,太逗了,作者损人功力太深厚。发现这个宝地,以后没准会常常拜访。希望作者生活一切顺利, 继续同大家分享您的文字:)

哈哈哈,网络词语多到泛滥了。有时候我一段时间不上网,都看不懂网友们在说啥了。结果就不得不特地百度一下。单词没背几个,流行语记了不少。

发表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